close

體驗與詩
詮釋學之父狄爾泰的主要著作。
研究所時修了一堂「韋伯與狄爾泰」,一學期講兩位大師,理所當然能夠讀完的文本有限。那時狄爾泰的部分是選了他的 Selected Writings 這本書,但其實我最想讀的是《體驗與詩》(1905),不過老師可能覺得文學所比哲學所還適合上這本書,所以沒有列入教材,我只好自己找德文本來看,因為圖書館甚至連英文版都沒有。 結果到現在書架上的德文本都已經發黃了還沒看完,倒是最近在書店看到三聯書店的中譯本,雖然哲學書的中譯都讓人搖頭,不過還是可以買回來對照。這本書所探討的詩人是 Lessing、Goethe、Novalis、Hölderlin,在 Hölderlin 那章看到這段很有意思:
內心狀態的無聲演進往常總受外部目標驅使下的奔忙的干擾,並被日常生活的吵鬧所淹沒,抒情詩人應善於在自身中聆聽它,抓住它,把它提高為意識。由於抒情詩人這樣地在我們身上重新喚醒內心生活的一種關聯,這種關聯曾一度存在於我們身上,但不是這樣強烈,不是這樣地屬於自己,不是這樣地處在不受干擾的演進中,不是這樣地藉意識而被接受,由於抒情詩人做到了這一點,故而他們的藝術變成了器官,變成了更好地理解我們的最屬於個人的東西,並擴大我們的視野,使之越出自己的內心經歷的器官。心境的天才們向我們中間的每一個人顯現他自己的內心世界,讓人朝一個陌生的、卻又同我們有親緣關係的內心世界裡面看去。在這豐富的作家的個性中,我們才掌握人的內心世界的財富。
狄爾泰是詮釋學之父,認為讀者能夠比作者更瞭解他自己,關鍵就在於上面所說的作者能在讀者身上「重新喚醒內心生活的一種關聯」,當作者寫出理解人類內在的作品時,他顯現的不僅是他自己的內心世界,也是與全體人類有關聯的內心世界。德文的「體驗」(das Erlebnis),拆開來看其實就是「再活過」的意思,亦即經由作品,再次體驗他人的內在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phe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