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電影《芬妮與亞歷山大》之後,柏格曼(Ingmar Bergman)就不再拍攝電影,全心投入劇場與電視長片的工作,2003年拍攝電視電影《薩拉邦德》(Saraband)後,正式宣布這是他的息影之作,本來不打算在電影院公開上映,但最後片商還是取得他的同意發行。本片去年已在芬蘭、德國、匈牙利、美國、阿根廷、法國等國家的電影節與觀眾見面,且被法國《電影筆記》評選為2004年十大佳片。
「薩拉邦德」是一種慢速三拍子,強音在第二拍的舞曲,十五世紀起源於波斯,十六世紀流行於西班牙。曲調嚴肅、沉緩、莊重、哀傷,不重旋律性,以和聲結構緩慢推展。柏格曼在本片中選用巴哈大提琴無伴奏組曲第五號中的薩拉邦德舞曲,第五號組曲是巴哈六首組曲中最特別的一首,其中的薩拉邦德舞曲全以單音演奏,與其他用複弦演奏的組曲不同。

在電影中,人際關係的衝突仍然是柏格曼所探討與關心的主題。男女主角都是他的老班底,與柏格曼另一部電影《婚姻場景》(Scenes from a Marriage, 1973)一樣,Erland Josephson 飾演約翰,在片中即為柏格曼的化身,他也曾在《狂情錯愛》(Faithless)中飾演柏格曼;《狂情錯愛》的導演 Liv Ullmann 則飾演約翰的的前妻瑪麗安,實際生活中 Liv Ullmann 曾與柏格曼同居,兩人生有一女。

本片可視為《婚姻場景》的續集,瑪麗安去探視三十年不見的前夫約翰,他一人獨居島上,與兒子 Henrik 的關係不佳,時時被不安焦慮所困擾,並被孤獨啃噬著。約翰的孫女 Karin 是音樂學院學生,主修大提琴,在片中練習的曲子即是薩拉邦德舞曲。Henrik 教導 Karin 大提琴,兩人深愛也需要對方,卻不能互相理解。柏格曼將三代人痛苦不安的情感赤裸裸地攤在觀眾面前,他處理的方式依然真誠動人,讓人深刻感受到情感的張力與現代人寂寞的心靈。片中一再出現的安娜肖像,其實是柏格曼的最後一任妻子 Ingrid von Rosen,她於1995年因胃癌逝世,自從她過世之後,柏格曼就一直獨居 Faro 島,很少出席公開活動。

對片中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主角約翰作了惡夢,哭著跑到瑪麗安的房前,猶豫是否要敲門,反覆來回,八十幾歲的老人坐著哭得像個小男孩。最後敲了門,瑪麗安邀請他同睡,兩人脫掉睡衣赤裸相對,沒有激情,卻有貼近心靈的溫暖。

由於看的是大陸版 DVD,只有中文字幕,翻譯品質不佳,音軌也只有瑞典語和俄語,許多地方翻譯明顯有問題,使得理解有些障礙,本片將於2005年七月八日於紐約上映,希望今年也能在台灣的電影院看到這部電影,到時再來寫較為完整的觀後感。


powered by ODEO
Bach: The Cello Suite No.5, Sarabande.


瑞典電視官方網站
Sony Pictures Classic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rphe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