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光影後窗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Jean-Luc Godard hardly ever talks to the press, and when he does it's as likely to be about football as film. In a rare interview, Geoffrey Macnab discovers that the original enfant terrible of the French new wave has lost none of his fire

Friday April 29, 2005
The Guardian

Orphe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也去看了《摩托車日記》。感觸很多,心中迴盪著平日掩藏的憤怒與不平,對於未來,比起少年時代更充滿了悲觀與挫折感。

要看到另一階層的困苦生活,其實不必到中南美洲的礦坑,也不必到被隔離的痲瘋病人島,只要改變你平常的交通工具、出入場所就能做到。許多年前去基隆玩,回程由於自強、莒光號火車都得等上一小時才有車,於是搭普通火車回來,車上情景宛如另一個世界,至今仍使我難以忘懷。時明時滅的日光燈,衣衫藍縷的乘客們,有人扛著扁擔,有人斷了一條腿。在昏暗而緩慢的車上,那一刻我瞭解到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發現這個世界有另一種面貌,因為他們的生活接觸不到這些。

Orphe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從大學開始就常常一天連看好幾部電影,大部分是看影展,金馬影展、學校或系上辦的影展,以及新生南路上某家 MTV 辦的小型影展等等。到現在,已經沒有熱情排隊看金馬影展,脫離了學校,那家 MTV 也已倒店,但這幾年愈來愈多的二輪電影,倒是讓我繼續保持在一天內連看數場電影的習慣。

去年因為工作太忙,或下班時間已經是半夜而沒有時間看電影,假日則只想待在家裡休息,於是常常來不及看首輪電影,而娛樂片又不想花錢看首輪,總是等到連二輪片都快下檔才一起解決。現在恢復遊手好閒者的身份,剛好把之前想看的一次看完。

Orphe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十面埋伏每次經過 DVD 出租店,總猶豫著要不要把《英雄》和《十面埋伏》租回去看,除了聽到網路上對這兩部片的一片叫罵聲,主要還是自從《紅高梁》的驚豔之後,再看張藝謀的電 影,總是一次失望勝過一次。所以一開始即不考慮到電影院看這兩部片,但是由於很喜歡武俠電影,所以還是忍不住想看看 DVD。

《英雄》拍得很差,就不用多說了,感覺張藝謀完全像個新手,重新學習他很不熟悉的語言。雖然出動一堆大牌演員,但是角色平板,沒什麼發揮可言。片中不少場景拍得很美,可是也僅止於此,很難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到了《十面埋伏》,該說是突飛猛進吧,雖說從看慣武俠電影的華人觀眾眼中,許多方面還是很難給他及格分數,但至少可以給他一個進步獎。尤其開場章子怡的兩段水袖舞,稱得上真材實料(唱歌部分就算了,雖說曲子作得也不道地,但找人代唱豈不更好), 特別是「仙人指路」那段,絕對能成為經典,章小妹的舞蹈加上蠶豆擊鼓的音效,音畫皆美。還有竹林惡鬥那場戲,她的動作也相當漂亮。

Orphe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推薦這部電影,DVD 已經出來了。一開始其實並不期待會有多好看,尤其開頭部分有點小無聊,心想又是集中營題材,也不知道真不真實呱啦呱啦。但是到後半段,小男孩遇見畫畫的老太太之後,一直到片尾,我的眼淚幾乎沒停下來過。原來世界還有另一種樣子,並不全都像小男孩在集中營裡看到的那樣。結尾更是令人滿足。

演《受難記》的 James Caviezel 在片裡沒有太大發揮,倒是飾演 David 母親的挪威女演員 Maria Bonnevie,雖然只有幾個鏡頭,甚至只有一句台詞,卻讓人印象深刻。她是瑞典皇家戲劇院的演員,和柏格曼合作過。

原著小說是丹麥作家 Anne Holm 寫的:I Am David

Orphe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盛開的花,
是對神的祈禱,
人生於世,
吾身之悲傷與夢,
亦不消逝。

如果我們的神和希望,
都不過是科學現象,
那麼我們必須承認,
我們的愛也是科學現象。
-- L'Eve Future (Villiers de L'isle Adam, 1838 -1889)

Orphe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電視冠軍節目以大胃王比賽起家,但現在這個單元似乎不做了。

每次關於大胃王的單元重播時,有一集總會特別吸引我的目光。那是一位女大胃王,戰遍各個悽慘絕倫的大胃王戰役,對比於其他比賽者的狼吞虎嚥,總是用耐力十足的溫吞方式熬到最後一刻,她的作戰秘訣則是隨身攜帶的糖水,只要喝一口糖水,就好像能再生出一個胃。

Orphe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為什麼會那麼喜歡看「康熙來了」?

每天回家幾乎都十二點多,但還是會把剩下半小時的康熙給看完,然後累得無法動彈才乖乖睡覺。(本週得到報應,出現過勞症狀)

一開始覺得可能是因為邀請的人都很有趣,而且平常也不容易遇見這麼多形形色色的人,透過電視似乎可彌補生活缺憾。可後來覺得主要還是因為兩個主持人都很好笑,誇張的反應很有感染效果,而且節目企劃也很努力營造笑果,盡力吸引觀眾的目光。

詭異的是,打從 SOS 出道開始,我就覺得小S個性很善良,事後一些事件也證實我的直覺。雖然她的確很三八,但真的很會逗人開心,如果有個這樣的女友,生活一定會很有趣。偶像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看久了就成為觀眾想像的對象。

Orphe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十分鐘只是短暫的時間,
我們的人生也不比十分鐘長多少。
  -- by Jirí Menzel, "One Moment"

連續看了兩部《十分鐘》,共十五個段落,〈一瞬間〉是我最喜歡的一段。導演將合作數十年的捷克名演員霍辛斯基(Rudolf Hrusínský, 1920-1994,曾擔任《好兵帥克歷險記》、《失翼靈雀》主角)演過的片段,剪輯成一段人生縮影,影片拍攝時主角早已逝世,本片可說是向他致敬之作。最後主角各時期的特寫鏡頭一幕幕疊上,歲月的痕跡真實地刻印在他臉上,而時間就在各個事件中展開。相對於其他虛構的影片,這部短片真實得讓人動容不已。

Orphe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如回頭遙望,
數千年前的群山起起落落,
彷彿水中波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印度教經典《毗濕奴書》)

《十分鐘後》官方網

Orphe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時間是一條河,
是所有造物無以抗拒的顛沛,
一物才進入眼簾便被匆匆掠過,
取而代之者亦不過是等待後浪推前浪。

(古羅馬皇帝,斯多噶學派哲學家馬可‧奧勒留《沈思錄》)

《十分鐘前》官方網站

Orphe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趁著二輪片還沒下檔,溜進電影院看兩部「蝴蝶」,一部是溫馨法國電影小品,一部則是有點科幻驚悚的《蝴蝶效應》。

法國片「蝴蝶」題材不錯,但可惜拍得陳腔濫調,毫無預期外的驚喜,反倒是看起來很好萊塢的《蝴蝶效應》,比想像中好看。一開始變換速度極快的節奏,不太讓人適應,但如果當成是要營造特別的氣氛,在這部片裡也說得過去。用《蝴蝶效應》這個片名是說明微小的事件,可能發生嚴重的後果,於是主角不斷修改過去的回憶,但每一次都造成另一種傷害。這樣的想法讓我在看電影時,不斷想到《蝴蝶效應》,不同的是《蝴蝶效應》有個完美的happy ending,但是《蝴蝶效應》最後卻只留下無奈與惆悵。後者較接近現實人生,但前者也不能說是過於樂觀,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實人生不可能盡如人意,又何妨在電影中讓夢想成真呢?

Orphe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對題材有興趣,也喜歡那位男主角(曾看過他主演的《黑洞頻率》和《超感應頻率》),於是去看了這部電影。

雖然之前看了一些影評,但沒想到真的幾乎是全場從頭到尾的血腥場面,噴血鏡頭不下於《八墓村》。期待從電影中得到啟示的人可能會失望,因為很難從其中感受到深刻的教義,怵目驚心的效果倒是做到了。很像小時候看到的傳教士模式,用駭人的末世景象與地獄圖嚇人,卻不知道在現代能起多大的效果。

但是仍然被感動,歸功於演員與攝影。不太喜歡導演的敘事方式,太刻意。最感動的兩幕是:瑪莉亞想起耶穌小時候跌倒,衝出門去扶他起來;以及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那一刻,這早是已知的情節,卻完全沒想到自己會在那一幕落淚。

Orphe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